一、声母
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,与韵母共同构成完整的音节。
例如在 “bā(巴)” 这个音节中,“b” 就是声母。普通话中有 21 个辅音声母,分别是 b、p、m、f、d、t、n、l、g、k、h、j、q、x、zh、ch、sh、r、z、c、s、y、w。
声母的发音特点通常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一定的阻碍,然后克服阻碍发出声音。不同的声母发音阻碍的部位和方式有所不同,比如 b、p、m 是双唇音,发音时气流由上下唇阻碍而发出;d、t、n、l 是舌尖中音,气流由舌尖与上齿龈阻碍而发出。
二、韵母
韵母是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的部分,可分为韵头、韵腹、韵尾三个部分。
例如在 “jiāng(江)” 这个音节中,“i、a、ng” 共同组成韵母。韵母主要分为单韵母、复韵母、鼻韵母三大类。单韵母有 a、o、e、i、u、ü 等;复韵母有 ai、ei、ui、ao、ou、iu、ie、üe、er 等;鼻韵母有 an、en、in、un、ün、ang、eng、ing、ong 等。
韵母发音的特点通常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较为通畅,不同的韵母主要是由不同的元音或元音与辅音组合而成,元音发音较为响亮、圆润,韵尾部分的辅音则起到辅助发音和决定韵母发音特点的作用。
三、区别
位置不同:声母在音节的开头,韵母在音节的后面(除零声母音节外)。
性质不同:
声母多是辅音,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;而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,发音较为响亮、通畅,部分韵母带有韵尾辅音,但发音特点仍以元音为主。
声母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较为固定,而韵母的数量较多,组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。
作用不同:
声母主要起到对音节的起始和引导发音的作用;韵母则决定了音节的主要发音特征,包括元音的音色、长短以及整个音节的韵律和声调的变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