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与朗诵的渊源,应该缘起于小时候……
我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小村里。在我上小学的时候,就对朗诵有一种莫名的喜欢。那时学校刚开始推广普通话,语文是我最喜欢的科目,最喜欢读课文,无论是白话文还是古诗词。
小小的我对诗词本身的意思都不太理解,但这并不影响我大声的读出来,还很自我陶醉。四五年级时,姐姐读初中哥哥读高中,每当放假,我都会好奇地翻出他们的语文书,挑选几篇自己喜欢的大声读出来,小小的农家院顿时显得格外温馨而富有生趣。大概这就是我与朗诵的起缘吧。
初中二年级时全家到了龙羊峡,印象最深的是女作家柯岩的诗《周总理,你在哪里》。老师让全班同学大声朗读,谁先背下来就到讲台请老师检查。我第一个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背诵下来,老师竟然给了我128分。至今三十多年了,我仍然记得自己站在老师面前背诵这篇诗歌的情景。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也让我更加的喜欢上了朗诵。
参加工作后,成人的世界似乎多了些拘谨和羞赧,却少了奔放与激情。我虽然还是喜欢阅读,但更多的仅限于浏览或默默诵读。但朗诵的冲动好似就潜藏在我的心底深处。
有次单位组织联欢活动,心血来潮的我把唱歌临时换成了朗诵,一首《四局赋》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,获得了同事们的广泛好评。朗诵又让我找回了久违的快乐与自信!
时光匆匆,岁月易老。退休后的我有幸接触到了全民K歌软件,好像一下唤醒了我沉寂多年的朗诵热情。这里有很多的朗诵爱好者,也有很多精彩的朗诵素材。
我太兴奋了,终于找到了乐趣之所在。我加入了朗诵群,和群里老师学习一些朗诵知识。语句的抑扬顿挫,感情的流露,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文章的基调来决定情感的表达等等。每周美文同诵由老师点评,每天有很多作品互相交流学习。歌房里经常有名家讲解朗诵中的一些误区与技巧。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真正的朗诵不是喊口号、卖弄嗓音、更不是纯粹的陶醉和宣泄,而是正常有情感地说话。朗诵的精髓就是还原自然,成为作品中的人,给作品第二次生命,讲自己的故事。
爱上朗诵让我开阔心胸,精神满足,让我的退休生活充满情趣。现在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清晨泡上一杯茶,读上几篇自己喜欢的散文,在朗诵中感受悲喜交加的情感,体验如诗如画的表达,在诗韵美文的字里行间放飞心情。在朗诵中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,遇见更好的自己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