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中有个二十四花信之说。
第一信始于小寒一候,对应的是梅花。这梅花是腊梅还是梅,我到现在也分不太清楚。但自古都统而言之的说是梅,我也随个大流,人云亦云吧。
到了小寒二候,该说的应是山茶花了。说起山茶花与梅花,总有种“既生瑜何生亮”的感慨:既然都喜欢梅花,何必让山茶花也在这个时候开呢?做陪衬也不至于这样安排啊!
但老天就是这个样子。
古画中的山茶花,灼目猩红。玉蕊娇柔,碧叶出秀,是冬春之际同样可表国人那种意会之美的花骨朵。
山茶花是我特喜欢的那种花,开起来豪放任性。红的热烈,尤其是渐变色的妩媚,摄人心魄。
也许是她凋落时不像梅花那样依依不舍,用张爱玲的话,山茶花是不问青红皂白,在猝不及防间,不负责任的整朵整朵的滚落下来。故而,让人心惊肉跳而不是心生怜悯。所以梅花总是抢到风头而山茶花只能紧随其后。
不过北宋大家苏东坡有诗赞其多情:
山茶相对花谁栽,
细雨无人我独来。
说似与君君不见,
烂红如火雪中开。
到了南宋大家陆游时代,放翁也有诗句为山茶花打个抱不平:
雪里开花到春晚,
世间耐久孰如君。
凭阑叹息无人问,
三十年前宴海云。
山茶花与梅雪同住冬春,可就像是少了存在感一样。如果没有东坡和放翁提携一下,恐怕真的要委屈千百年了。
南宋人画的山茶花,为我们保留了那个时代文人对山茶花的包容和挚爱。今天如果采一朵与梅花共养一瓶,置于条案之上,不用说,那一定是一幅和谐美丽,能让人嗅到芬芳馥郁的,可以凝固时间的静物写生画。
你家院子里的山茶花,开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