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和儿子有同样的爱好——读诗,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。
10月20日,阿左旗文联特邀中国《大河》诗刊社社长、主编、著名诗人高旭旺,中国传媒大学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著名诗人、书法家陆健,《人民文学》杂志社编审、著名作家、资深编辑家杨泥,《中国作家》编辑部主任、鲁迅文学奖两届初评委、著名诗人、资深编辑家方文等一批著名诗人作家,前来参加蒙汉文诗歌朗诵及文学创作分享晚会。
好大的诱惑,大腕云集还有好书相赠,说什么我也得和儿子一同上台朗诵一首诗。可该如何说动儿子配合我一同演出呢?
“小叮当”,这是我对儿子的昵称,妈妈告诉你个好消息:“全国的知名作家来阿拉善采风,邀请文艺界的成员才艺表演,你有没有兴趣和妈妈一起参加个朗诵?”没想到,我话音刚落,他就答道“我不去!”我一时很失望但又不甘心地说:“这次来的作家可都是全国知名的重量级人物,如果不去现场一睹风采,那就太遗憾了,再说你本来就在上口才班,学以致用,正好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。”他依然说:“我不去,你别自作主张给我报名啊!”之前的好几场朗诵都是我报了名才告诉他的。我确实也是以家长的身份“一言堂”惯了,没想到他这次反弹的情绪这么大。我尽量放缓语气说:“不经你的允许妈妈怎么可能报名呢?这不是和你商量嘛,要不你再考虑考虑?”
回想这两年来关于我和儿子朗诵的点点滴滴,我们从一首小诗开始,他读我记,读完调整重点、再读,循序渐进,每天都要读四十分钟左右。就这样,我一有时间就和他朗诵,一方面是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,一方面也是培养母子间的感情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有时我们情绪激昂,有时我们捧腹大笑……他依偎在我的怀里给我讲书中的故事情节,内容讲得十分详细,用词也很恰当,其实我对朗诵没有概念,只是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学习、进步。过去的时日里,但凡有朗诵活动我便报名参加,值得欣慰的是在全区朗诵西部区比赛还荣获了银奖。
一夜无梦。第二天清晨,我起身来到他身边说: “当当,昨晚说的事你是咋想的?”“我考虑一下。”他这么一说,我就知道他答应了。那天学校拉练,当当出门前我再三叮嘱:“明天有朗诵,一定要把水喝足,千万别大声喊……”“知道了、知道了……”他有些不耐烦了。晚上下班回来一听到他沙哑的声音,我的语调立马提高八度:“早晨给你安顿的啥?嗓子怎么哑了?”他看着我的表情,怯怯地说:“今天玩得太开心了,不小心就喊哑了,就这我还竭力地保护呢。”唉!我叹了一口气,心想:嗓子已经哑了,说再多也没用。
“来,当当,过两遍咱们准备的作品。”一遍下来,他给我纠正了几个字的前后鼻音和几句结尾字音高、低的读法,我边用笔标注边想:“孩子的口才班上的收获很大,辅导我时说得非常专业。”
聚会那天,他早早穿戴整齐坐在沙发上等我:“妈妈,快点,别迟了!”“妈妈,快点,几点了!”“妈妈……”
当天的晚会如期举行。我和儿子朗诵了一首《致敬军人》的诗,儿子激情澎湃的朗诵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。
我听着儿子的朗诵声,感到无比欣慰。作为一位母亲,能够通过言传身教,给儿子一个正确的“三观”,让他沐浴在爱的教育中,让他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,投入到生活当中,就是一种莫大的满足与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