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区一 盲目根据角色职业配音
配音时,配音员会不知不觉地根据人物的职业标签,给其设定声线和音色。因此,影视剧或动画片中,律师的声音常常是冷静的,将军的声音常常是霸气的。但听多了之后,就会感觉所有律师、将军的声音都一样,非常平面化。
我们在配音时要注意,虽然不同的职业群体有其普遍的发声特色和要求,但每个人之所以不一样,是因为性格不同。人们的长相和职业可以一样,但性格是唯一的。创作角色时,不能完全以角色的职业为调音标准,而应该根据其性格特点配音。
误区二 鼻音过重
鼻音过重也是配音发声中常见的一个问题,鼻音是鼻腔共鸣过度形成的音色。在配音过程中带有适量的鼻音会显得比较柔和,但是鼻音过重就令人听着不舒服,气息不通畅,像患了感冒一样。不仅毫无美感可言,过重的鼻音使得字音很不清晰,让受众听起来非常费力,严重影响到了配音传情达意之功效。
因此,在配音练习中我们不能偷懒,字要正腔要圆,气息要饱满,精神要抖擞,才能有效避免鼻音过重问题。
误区三 过度强调字正腔圆
其实提起字正腔圆,更多指的是我们得说好普通话。字正腔圆是需要的,但绝对不能过度,过度的字正腔圆很容易导致机械化播读,没有节奏感和情感。
而在配音时,比起字音,情感和节奏其实是更重要的。所以,大家在配音时要多关注情感的表达、节奏的控制。
误区四 音色过亮
语言传播用声是一种有控制的发声状态,其强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说话一般都要大些,喉部的负荷自然也比日常状态下要大。特别是当发强实声的时候,声带会紧密靠拢,产生一定的摩擦碰撞,从而进一步加大喉部的负荷。
如果长时间用这种极为明亮的声音讲话,就会使声带一直处于摩擦碰撞之中,嗓子很容易疲劳,甚至引起声带充血,有些人还会感到喉咙发干、疼痛,工作之后会出现发音困难、声音嘶哑等症状。
由此可见,声音过亮对嗓音是有损害的。同时,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音色表达,尽管色彩明亮,也会令人产生单调之感,还会显得极不自然,大大削弱声音的表现力。
误区五 忽视话筒的重要性
好的话筒,颗粒感强,无杂音,混响好,能更好地还原原声;差的话筒,灵敏度差,有杂音。通常而言,动圈式话筒比较适合唱歌,电容式话筒比较适合录音、配音。
一般来说,普通话筒比较便宜,专业话筒比较贵。但最根本的区别是:普通话筒只要能拾到声音听清楚就OK了。而专业话筒不但要能拾取到声音,而且要拾取的完整、清晰、对音色有很高的要求。